阅读:0
听报道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苏必克在1971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种拍卖方式:拍卖人竞拍一张1美元钞票,规则是价高者得,但出价第二高的人也需要支付其报价,却不会获得任何回报。针对苏必克博弈进行的课堂实验发现,学生们往往会为这1美元钞票支付超过1美元的价格,某些实验中最终“获胜”的学生甚至会支付超过3美元!当然,博弈的参与者也还是理性的。例如,当博弈者A出价0.9美元,而B出价1美元时,A如果选择放弃竞价,则意味着要损失0.9美元;而如果继续出价到1.1美元则有可能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这1美元。然而B同样也会有此想法,从而双方共同努力地将自己推入了一个双输的境地,差别不过是一个竞拍者获得了一个赔本的拍品,而另一个则仅仅是花钱赚吆喝、一无所得。
设想一种类似的场景,如果某个教育机构只有一张入场券,却面对两个跃跃欲试的学生和背后的家长。为了获取额外的竞争优势,家长A选择为孩子报了个奥数班,此时家长B则选择给孩子同时报奥数和英语班。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相互竞争,却无法改变只有一个录取名额的现实。当最终的胜出者志得意满地拥抱其锦标时,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盘点一下这个锦标是否与其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匹配;而那个失败者也付出了大量的成本,而且还颗粒无收。懊悔之余,可能会决定再寻求一个新的战场,再追加更多的成本。例如,选择一心一意陪读,以保证能够在下一个苏必克博弈中获胜。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和学生在参加各类课外课程的学习过程都是一种苏必克博弈。现实也并非如此:相当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奥数、英语、钢琴等课程是为了拓展孩子的兴趣,并且孩子也确实存在相关的兴趣,学习的过程本身就足以让家长和孩子获得满足与收益。然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一部分家长和孩子,参加相关课程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入场券锦标。那么,至少对于这些家长和孩子而言,这种竞争就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苏必克博弈:失败者付出不菲却一无所有,“胜利者”也只是惨胜如败,因为最终收获的价值比起付出的成本更高。
针对苏必克博弈,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态度是一开始就不参与到这个博弈中去。套用一个流行的表述,应该表现得“佛系”。然而,佛系的前提是能够有佛一般的心境。当A出价0.1美元时,B如果选择佛系,就要眼睁睁地看着A用0.1美元的成本就换来了1美元的收益。在一个强调竞争的环境中,如果再秉持“他人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的信念时,就很难想象当事人能够接受这种佛系。参与还是不参与,这是一个问题。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