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经常使用的经济词汇中,“刚需”算是一个曝光率比较高的词汇。不过自己对这一词汇的使用也有一些疑问,简单地说,刚需到底有多刚?
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需求”,指的是有购买力作支撑的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要程度。需求定理指出,需求通常受商品价格的影响,当价格上涨时,需求水平一般会相应下降。另外一个与“需求”类似的词汇往往是心理学和营销学等课程中使用的“需要”(或“欲望”),指的是人们对于特定商品或劳务的向往程度,其背后无关购买力水平。打个比方说,我有对一些奢侈品的向往,有“需要”或“欲望”;但我摸摸钱包,然后转向离开,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需求”。
然而“刚需”一词似乎在暗示,无论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尤其是上涨时),针对该商品的需求却会保持不变。可到底是需求的什么指标不变呢?如果是指需求量不变,就那意味着此时无论如何上调商品的价格,市场对此商品的需求数量都会保持固定不变,这与普通商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明显是不符的。当然,“刚需”概念的提出者们必然会说,我们所讨论的本来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需求,因此不能以常理来解释。经常被使用“刚需”概念来分析的往往是结婚用房需求,意思大致是说,不管房价如何高企,只要想结婚,就必须满足结婚用房的需求。可是我又产生疑惑了,如果对比“结婚用房”和“结婚”两个概念,显然“结婚”的刚性程度更高,毕竟“结婚用房”是为了满足“结婚”而衍生出来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中国现实的人口结构中,由于性别比例上的不平衡,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社会上存在一定数量的人群恐怕难以实现结婚的目标。然而我们却较少看到人们在讨论结婚“刚需”,而且即便人们认定结婚是“刚需”,人口结构的这种格局势必也不可能保证大家都能实现这种“刚需”。一种注定不能完全实现的“刚需”(至少一些人不能实现),那又如何能够称之为“刚需”呢?“结婚”需求都不那么刚,为什么我们就认定“结婚用房”需求就一定是非常刚呢?!
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曾经严格地管制食盐价格,以保证王朝获得巨大的食盐专卖收入。以明代为例,黄仁宇就估计1600年时一个工人需要花费4天的工资来购买供自己一年食用的食盐量。那么一家人全年的食盐消费支出要用掉一个工人大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收入。如果因为盐政败坏而导致盐价混乱和高涨时,普通百姓的食盐消费支出就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了。对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言,食盐需求的“刚”度应该很难有其他商品可以超过。然而我们在史料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百姓会出现“淡食”的记录,或是仅尽力保障家中老人能够多吃到点盐。这意味着虽然人们对于食盐具有更为迫切的需求,会牺牲其他支出来优先满足食盐需求,但这种需求面对盐价高涨时仍然会明显下降,换句话说,并不那么“刚”。至少对于食盐消费而言,所谓的“刚需”并不存在。
如果有人说“刚需”的概念是指刚性的“需要”或“欲望”,那么在讨论经济话题时也不需要考虑,因为这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经济学中之所以不研究“需要”或“欲望”,是因为我们认为它们往往是无限的。“刚性”的“需要”或“欲望”就意味着研究一个“刚性”的无穷大的对象,还真不好理解。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