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面临日益逼仄的竞争环境时,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会本能地采取一种对抗性、竞争性的发展战略来展开相互对抗和竞争,以求改善自身处境。这似乎是一种本能。用当下时髦的术语来表述,即“内卷”。而且吊诡的是,即便是你并不愿意被纳入内卷的环境,但似乎你也不得不承认,“内卷”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尤其是在无法改变大环境的背景下。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内卷”是在承认现状和现有的运行方式下所采取的一种最优、至少是合理的应对策略。要想置疑和否定“内卷”,关键在于是否对于现状和现有运行方式采取全盘接受的策略。我的理解是,应该有一种反思精神去辩证思考当下做法的合理性、以及变化的可能性。而这要基于想象力,尤其是建立在好奇心基础上的想象力,去想象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和方法,无论这种想象看上去是多么地不靠谱,也应该积极地思考。

自己对物理学的认识有限,但一些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例如,记录片《万物和虚无》讲述了高斯和黎曼超越欧几里德平面几何发展出新的几何分支,虽然他们完全看不出这种新的几何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或未来可能的用途。他们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科学探索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当然也有对于“用处”或“意义”不置可否的超然态度。高斯或是黎曼何尝不需要面对外部的对抗或竞争压力,但他们显然觉得发挥自身想象力去探索新的可能,是一件比起相互卷来卷去更有趣、也更值得追求的事情。他们的贡献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直到当爱因斯坦日后运用黎曼几何的逻辑发展出广义相对论后,人们才意识到高斯和黎曼上述工作的重要性,并意识到真实的物理世界和我们平常的感受大相径庭,用罗韦利畅销书的名字可以很好地表述为,“现实不似你所见”。

当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只找到一个专利局小职员的工作时,他甚至没有参与到高校青椒 “内卷”竞赛的资格;而在专利局的工作态度也看不出什么“内卷”倾向。看上去,爱因斯坦周边的人都有很强的理由去看空这个看似无所事事、只会胡思乱想的年轻人。可是之后的事情我们都很熟悉,无疑他实现了我们今天所谓的“逆袭”(其实“逆袭”一词往往也是具有强烈“卷”的倾向的人才会使用,爱因斯坦等人更多地是沉迷于对所关心话题的探讨,这种沉迷构成了他们工作的动力,而非一心想凭借自己的学术成果来上位)。也许这印证了社会进步的动力往往是各类变革和创新;无论对传统理论还是传统实践的变革,才是从根本上改善人类处境的动力源泉。要实现各类变革,重要的不仅仅是承认和延续原有的做法、甚至是将其发挥到极致,而是积极展开好奇心去思考、探索,少去太过实际地先入为主地思考所谓的“现实”举措;因为这些现实举措往往也是制约乃至阻碍你去展开新的思考的最大障碍。

“内卷”从来都不是一个新的现象,虽然以往并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例如,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下,数十万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只为能够挤入每三年数百名的幸运儿之列。王朝承平日久和经济发展自然会衍生出人数日益庞大的学子队伍,却只能面对相对固定的录取名额限制,“卷”的程度肯定是大大超过今天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实际效果如何呢?不还是“万马齐喑终可哀”吗?!每一个“范进”终其一生积极投入到科举的“内卷”竞赛,也许确实是在传统农业经济背景下家族和个人的最优选择;但当我们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当社会发展推动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再让今天的家族和个人回归到传统科举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生发展道路,想必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回归到那种社会形态之中。今天之所以我们能够进入现代社会,更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基于想象力的创新。如果想要和“内卷”对抗,发挥想象力进行变革和创新,不仅可以开拓个人的发展空间,更会在长期内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就如同我们过往数百年在许多领域所看到的进步一样。
 

话题:



0

推荐

卢伟

卢伟

20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教师,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爱好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