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学者鲍鹏山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一道考题,要求学生给主考老师提一个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老师回答不出来;(2)学生必须有答案。一位学生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你知道我祖父的名字吗?”按此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出一套试卷,让他人一分都得不到。鲍鹏山进而指出,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些他人所不知道或较少知道的知识,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有意义、值得追求的。面对无限的知识,应该宽容自己或他人的“无知(识)”。
当下有一些知识竞赛,所出的题目更为接近上述问题类型:虽然选手有可能回答出问题,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能够回答出来的概率较低。鲍鹏山举出一道知识竞赛的题目,问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宦官可以娶妻?作为在庞大的知识资源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一道题目,大多数人通常并不知道正确答案。当有一个选手回答出来若干道此类问题、并且其他选手不知道时,是否就意味着他具有更为渊博的知识结构,也更有智慧?在这些知识竞赛中似乎隐含着一个假设:那些能够更多回答出这种知识问题的优胜者就是更有智慧的人。
英语中的philosophy源于古希腊语,就其本意而言,翻译为“爱智学”比起“哲学”可能更为贴切。古希腊的“爱智者”们诸如苏格拉底,并不愿意如“智者”一般去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反而是强调自己的智慧不过是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知识不知道、或是并不真地知道罢了。苏格拉底善于使用辩证法来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论断中的矛盾之处,并在这种过程中加深对所谈论问题的认识水平。之所以称哲学为“科学之科学”,不过是因为“爱智者”们在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浓厚好奇心支配下,在探寻过程中不断展开针对相关论断的思辨,借以发展出一系列独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爱智慧”偏好的主导下,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扩展,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此时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人类社会,都不会陷入到“内卷”之中。
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追求的是获得超越他人的知识优势,“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而且是“知人所不知”,在这种对知识或智慧的追逐中可能会有“爱智慧”的动力支撑,但在一些情况下更是出于功利的考虑,即获得竞赛的锦标。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海量知识,个人已经很难熟悉具体某个知识体系中哪怕仅仅是1%的知识内容。这也为各种知识竞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问题是,面对着竞赛所涉及的海量知识资源,某一轮的竞赛优胜者有多大把握在下一轮竞赛中继续胜出,还是基于概率因素而更可能出现卫冕失败?选手的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概率使然?我们如何保证竞赛的优胜者并不是仅仅熟悉知识的概念,同时也对背后的思想有深刻的把握?
当一个人追求拥有超越他人的知识与智慧时,赢得锦标就是最好的愉悦,而两个原因会带来内心的焦虑:(1)他人的进步;(2)如何保证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更好地符合主流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这些压力都是源于外部因素,前有严师的严格考核,后有“邻家孩子”的虎视眈眈。一时的成功背后是持续的压力与危机,很难想象当事人会普遍从这种竞技中获得持续的满足感。我曾和学生调侃,高考结束后众多学子的扔书、烧书举动其实已经完成了秦始皇的“焚书”环节,要不是法律限制,发展到“坑儒”阶段也并非不可能。此类行为至少反映出学生对于单纯知识竞争的内心抵触,以及一有机会就希望除之而后快的心理。而对于一个“爱智者”而言,虽然也有探求某个问题而不得要领的苦恼,并且处于这种苦恼的时间肯定长于解决问题后的满足的持续时间;但在历经思索而有所获得的时候,孔子所谓的“三月不知肉味”至少说明了获得的满足程度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满足水平。
一个好的评价机制除了侧重于“智慧”外,更应该是“爱智慧”的;因为这才能让知识体系生生不息,才能更好地实现评价机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推动发展和进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