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果随机问一位学生,是否喜欢学习,很有可能会得到负面的回答。这并不奇怪,毕竟在孩子的年龄,学生们往往难以理解历史上的著名学者为什么会提出如此之多的复杂理论,让他们身陷其中而不能解脱。对于老师和家长那种殷切的教育期望,学生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排斥感,而许多少年维特之烦恼恐怕也正源于此。
 
不过如果把时光快进,排斥老师和家长教育方法的学生在多年之后成为家长时,他或她又会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是采取一种自由放任的态度,就像自己当年所憧憬的一般;还是继续当年自己父母和老师的路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后者恐怕也是普遍存在的。
 
类似的现象其实很多,比如俗话所说的“媳妇熬成了婆”,可能也会沿袭自己之前公婆的做法来对待新一代的媳妇。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新鲜人”,往往会厌恶社会中的一些潜规则;然而多年后,可能也会变得在其中游刃有余,甚至是甘之如饴。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因为大家处于不同的利益格局之中,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利益取向,从而产生不同的利益主张。学生过于注重理想,而当进入社会、组建家庭,也就需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因此也会变得更为实际。这种解释固然合理,却无助于解决一个基本矛盾,即我们无法回避这些现实做法中内在的不合理性。而人生似乎会面临一个西西弗斯式的循环:年少时排斥――成年后接受,同时面对下一代的排斥――下一代成年后再度接受,再去面对新一代的排斥。反复循环过程之中,人们渴望童真,却日益远离童真及其背后的理想。而且这一过程似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小时反感家长的一些片面做法,长大后甚至会进一步强化。今天的学生负担比起二三十年前高出不少,如果延续这一循环,再经历二三十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军备竞赛,学生负担会达到何种程度,确实也细思极恐。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路径依赖”理论,指一旦人们习惯了特定的制度或模式,就会产生一种制度惯性和依赖性,甚至会进一步自我强化而深陷其中。自己的一个感受也反映了这一点。在北京上大学时第一次接触了煎饼果子这种小吃,慢慢也习惯了京版煎饼果子使用白面的口味。而到了煎饼果子发祥地天津,发现天津人对于京版煎饼果子使用白面颇为不屑。2018年天津餐饮行业协会发布的天津煎饼馃子标准中就强调了制作中要使用绿豆面。然而对于我而言,先入为主的惯性反倒却让我觉得绿豆面口味的煎饼果子有些奇怪。可见一个人的胃也有着浓厚的路径依赖倾向。
 
讲到上面的长大后成了不喜欢的你,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也是源于这种路径依赖,即对于所习惯的传统或惯例缺乏反思和挑战。当一个人习惯了特定的发展路径时,或是说当他认定自古华山就此一条路时,即便抱怨此路不合理,却毫无改变的可能,只能在一些细节上做文章,却不能改走他路。能够改变这种状态的方式之一恰恰正是我们可能有点排斥的学习。不管是对于他人理论或是实践的学习,其积极意义恰恰在于给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选择,让自己知道,除了自己所习惯的方式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自己也可以有新的尝试。即便是尝试了一番后发现还是自己原有的方式更好,这比起一味排斥其他想法和做法而固步自封的姿态,无疑也是一种进步。
 
有学者指出,影响近代西方崛起的众多因素之一也包括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对于处于中世纪教会严格思想禁锢之中的西欧社会而言,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除了明显领先于西欧的经济发展水平外,还有包括科举制在内的众多先进制度。这种巨大的震撼使得中国风在很长时间内成为西欧社会的追求时尚,无疑也给西欧社会原来的路径依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式的多层次教育,开拓我们的视野,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原来的理想和发现的新路径来拓展理想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这样长大的我们,可能能够在努力成为那些我们喜欢的你的同时,也能够真正地摒弃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你。
 
话题:



0

推荐

卢伟

卢伟

19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教师,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爱好者。

文章